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第92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从前毓庆宫有很多明党这边的眼线,也没听说太子妃做了什么事啊。

尽管想不出原因,明珠也绝不相信苏麻喇姑出山是被云居寺和尚惊出来,或者像她自己所说是个偶然。

最近的事一桩接一桩,逐渐超出他的掌控,明珠有些心慌,索性吩咐下去,暂停所有行动。

他得好好捋一捋,不能让自己辛苦筹谋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索额图不是要给太子屋里添人吗,怎么还没动静?”明珠问心腹。

心腹立刻道:“石家闹分家呢。老太爷和大老爷都不同意,二房闹腾了半天也没结果。石家不分家,大姑娘嫁给太子,其他姑娘进宫无望。”

明珠没想到索额图盯上石家:“石家还有适龄姑娘?”

“本来没有。”心腹笑道,“可两房面和心不和,二房愿意放下身段,让大选撂牌子的独女进小选,谁拦都不好使。最近一直在闹分家,不分家二房姑娘进小选也得被送回来。”

东西六宫有好几对姐妹花,可皇上似乎并不愿意让一家姐妹服侍太子。

明珠清楚皇上的心思,挑眉道:“那咱们就帮石家二房一把,让他们把家分出来。”

太子妃将计就计用焰口道场事件撬出苏麻喇姑,别怪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帮着索额图把她的堂妹送进宫,分她的宠。

事办好了,添堵的同时没准儿还能搞点事情。苏麻喇姑有本事换掉毓庆宫里宫女内侍,还敢把太子侍妾一并换了不成!

“皇上,奴才的干女儿素心也被退回内务府,您看是不是让内务府再把人送回去。”用过晚膳,皇上心情正好的时候梁九功低声提醒。

得到皇上的授意,他一共在毓庆宫放了五个眼线,前殿四个,后殿一个。

素心便是安插在后殿人。

彼时苏麻喇姑以协助太子妃整顿内务为由,住进毓庆宫开始大清洗。也不知那五个眼线足够守规矩,还是被苏麻喇姑看出了端倪,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清洗始终安然无恙。

眼瞧着人员清洗进入尾声,在后殿服侍的素心忽然被退回内务府,打了梁九功一个措手不及。

康熙记得这个素心,问梁九功:“以什么由头被退回去?”

梁九功实话实说:“犯口舌。”

又替素心解释:“那孩子是个锯嘴的葫芦,谁犯口舌,她也不会。奴才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独独安排她到后殿服侍。”

还有一个原因,梁九功没说。毓庆宫是太子寝宫,就像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宫一样,按规矩只有太子一个人住,便是太子妃都不能常住。

太子习惯住前殿,做什么都方便,后殿人少,他便只安排了一个人盯着。

谁知大婚之后,太子以子嗣为由求了皇上,把太子妃留在了毓庆宫,住在后殿。

梁九功才动了给后殿添人的心思,又传出太子妃整肃撷芳殿事,便没动。

结果素心也没能幸免,因为犯口舌这样离谱原因被退回内务府。

这下后殿完全脱离掌控,梁九功都不知道如何给皇上解释了。

给个闷葫芦按上犯口舌的罪名?康熙挑眉,怕不是被苏麻喇姑看出来了,觉得他手伸太长,都伸到儿媳屋里去了。

人是从前安排的,他哪儿知道太子会把太子妃留在毓庆宫常住。

大婚之后,太子主动为君父分忧,坐镇河道总督府,每个月总有几日外出公差,对上朝和观政都不甚热情。

前殿留几个人满够了,他这个公爹实在不好留了人在儿媳屋里。没人看出来也就罢了,既然被瞧出端倪,不如早早撤出。

再说太子妃是太皇太后看中的,最近帮着太后协理六宫事也做得有模有样,谁出错她也不会。

比如中秋宫宴之后,她被大阿哥纠缠,撞上太子引发矛盾。以胤礽性子,怎么可能只打一拳就放过大阿哥。大阿哥挨了一拳,也不会善罢甘休,便是不还手,也要想办法告太子一状。

可在他面前,太子和大阿哥心照不宣地谁也没提,大阿哥说脸上的伤是不小心撞在了门框上,太子则说是在工地上绊了一跤摔的。

都没说实话,却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住皇室颜面。

要说这里头没有太子妃斡旋,反正康熙不信。

如此周全儿媳,自己受了委屈不声张,识大体顾大局,还能劝住太子和大阿哥化干戈,又有什么可盯呢?

“撤了便撤了吧。”康熙不以为意。

作者有话要说:

苏麻喇姑:把梁九功干女儿退回去,真的好吗?

石静:好不好,等等看就知道了。

解心结

与此同时,在毓庆宫,苏麻喇姑和石静正在大眼瞪小眼地僵持着。

苏麻喇姑看向石静,见她坐在炕上喝茶,悠闲自得,忍不住先开了口:“素心是梁九功干女儿,把她退回内务府,太子妃就不怕有人在皇上面前告状?”

也不知是梁九功疏忽还是怎样,居然只在后殿安插了一个人,通常这种情况都是成双成对地来。

如果一个人被退回,可能是意外。若两人一起被退,便是对方有所觉察,故意为之。

进可攻,退可守。

石静亲自给苏麻喇姑斟了茶,推过去:“不急不急,等等不就知道了。若人仍旧被送回来,我收下便是,只说误伤。”

苏麻喇姑觉得有道理,端起茶碗喝下一口:“梁九功聪明了半辈子,难得出纰漏就被人抓住,实在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