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宗室成员来找长阳君商议要事,姬令韬和姬言澈多日未去上值,实在是瞒无可瞒,只得将消息公布。
&esp;&esp;那封辞别信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宿阳不再安全了。
&esp;&esp;先帝驾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已经传达到各个诸侯手中。
&esp;&esp;为了彰显仁德,子翼将在今日颁布一道新的圣旨。
&esp;&esp;“所以,拾玉要让我听的乐子是什么?”
&esp;&esp;前往翟国的官道上下着蒙蒙细雨,敛雨客和商悯各自骑着马,沿路前进。
&esp;&esp;“他们要放质子归国了。”商悯撇撇嘴,“和我想的一模一样,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整来整去就这些手段。姥姥投武的消息一出来,各个诸侯也会觉得宿阳是个妖窝,可能会有诸侯顺势向皇帝提出请求放质子归国,而皇帝也会借此拉拢诸侯之心……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真的要打仗,光凭几个质子是无法阻挡诸侯国出兵的,既然这样,倒不如卖个人情,把他们放回去好了。”
&esp;&esp;谭闻秋让皇帝发下质子令的其中一个原因,恐怕是为了找出那可能存在的天命,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esp;&esp;“你那在燕军中的师弟怎么办?万一他也归国……”
&esp;&esp;“哎,敛兄也说了他在燕军了,既然在军队,那肯定没法专门派一支军队把我师弟给送回国,宿阳那边找个借口推脱几次就好了。而且谭闻秋是有怀疑范围的,不是什么质子的她都会放回国,她把我、宋兆雪、郑留一起放在苏归手底下,不就是因为我们是她的重点防范对象吗?现在她既可以让新皇帝彰显仁德,又有合理借口把苏归手底下的质子留在军中,这买卖很划算,换我我也做。”
&esp;&esp;商悯这次推断准确,不是基于对谭闻秋的了解,而是基于对政治的了解。
&esp;&esp;皇帝登基总有一套固定流程,大赦天下,团结诸侯,这都是可以预料的。在大燕,新皇帝要么放回以前老皇帝收的质子,要么传下质子令,让新的质子来到宿阳。
&esp;&esp;局势成了这样,谭闻秋没得选,质子令这一招她已经玩过了,不管用了,所以只有推恩。
&esp;&esp;敛雨客觉得有意思,“原来有趣的连锁反应是指这个。”
&esp;&esp;商悯含笑道:“当然有趣,某些质子千里迢迢来了几个月就要被赶回去了,他们来这里是因为大燕强盛,离开则是因为大燕衰弱,真是莫大的讽刺。”
&esp;&esp;第160章
&esp;&esp;去翟国路途遥远, 商悯和敛雨客又是骑马又是乘船,时不时还要靠双腿双脚走过崎岖山路。
&esp;&esp;身外化身理论上可以吃东西,也可以不吃东西, 主要消耗的并非体力而是灵识,所以不需要带行李,可以轻装简行。
&esp;&esp;敛雨客更是两手空空, 商悯自从在宿阳遇见他,除了喝水喝酒就没见他吃过正餐, 好像和商悯的身外化身一样不需要进食。
&esp;&esp;哪怕轻装简行,至少也需要二十天才能赶到翟国国都。
&esp;&esp;不过在路上也正好方便了敛雨客教学。
&esp;&esp;两人虽然是平辈论交, 但的确有师徒之实。
&esp;&esp;近日多暴雨,他们在山间行走,因怕遇到山洪不得不在山顶处躲雨暂歇。
&esp;&esp;“拾玉在结界术天赋超群, 轻功也进步明显, 不过在符道上似乎……”敛雨客含蓄地点评,“有所了解便可了, 不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esp;&esp;“人总是不能条条精的, 不过我师弟倒是很懂鬼画符,说是郑国有这个传承。”商悯道。
&esp;&esp;敛雨客好奇问:“常听你提起这个师弟,但还未细细询问他是什么样的人?”
&esp;&esp;敛雨客知道郑留是郑国的公子,商悯也说过她怀疑郑留就是天命之一。但是, 她没有明确对敛雨客说过郑留是重生之人,带有前世记忆。
&esp;&esp;商悯迟疑稍许,没有立刻回答。
&esp;&esp;其实向谭国透底郑留是苏归身边的细作已经很冒险了,这件事情虽然没有违反她和郑留的默契, 可是他们的默契之一便是为彼此保守秘密……秘密可以为目的让步,所以商悯为了取信于谭国交代了郑留身份。
&esp;&esp;事后, 商悯在隐灵飞矢的信中向郑留道过歉了。郑留并未在意此事,他对商悯展现了十足的信任,相信商悯所做的乃是必要的取舍,是此情此景下的最佳选择。
&esp;&esp;面对敛雨客这个和圣人们有着非同一般联系的人,商悯很想向他打探一些什么。
&esp;&esp;比如她其实一直怀疑,郑留的重生,是否也在圣人的谋划之内呢?
&esp;&esp;如果是在谋划之内,那么敛雨客兴许会知道一些内情。
&esp;&esp;然而还有一事让商悯备感疑惑,敛雨客既然和圣人有关,那么圣人们怎么不告诉敛雨客被选为天命的都是谁呢?还是说敛雨客不能和圣人交流,抑或是……圣人对于人族气运流向的掌控并没有那么强?
&esp;&esp;“敛兄能和圣人对话吗?”
&esp;&esp;多问一句不亏,哪怕不一定能得到答案。
&esp;&esp;“停驻在世间的人怎么和已死的人对话呢?”敛雨客温和地反问。
&esp;&esp;商悯道:“武国的地宫有大阵可以凝聚魂魄,死去的人可以停留在其中,活人进入了大阵就可以和他们对话。”
&esp;&esp;“但他们的魂魄还停留在人间,没有去往天上与天地相融,天地孕育人之灵魄,人再还灵于天地,还灵之人难以插手世间之事。”敛雨客道。
&esp;&esp;“难以,不是不能吧?”商悯眉梢微动,转而问,“敛兄知道游太虚吗?”
&esp;&esp;“当然知道。传说圣人死后就是去游太虚了,普通人偶得机遇,也可以进入游太虚的奇妙境界。梦中梦见怪诞离奇之事,醒来后记忆丧失、性情大变都是有可能的。”敛雨客若有所思道。
&esp;&esp;“不瞒敛兄说,我就曾游太虚……梦中我仍是商悯,但是过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商悯道,“预知未来、通晓过去、窥见前世今生,一切皆有可能……游太虚真是奇妙。”
&esp;&esp;敛雨客渐渐陷入沉思,却没问商悯梦到了什么。
&esp;&esp;商悯看了他两眼,问道:“若圣人死后是去游太虚了,那么我游太虚,岂非是在与圣人同游?不知,我能游太虚是否是圣人相邀的缘故?”
&esp;&esp;郑留的“重生”是对前世今生的一种梦见,也可以归类到游太虚的范畴。
&esp;&esp;商悯意在询问,世上之所以会存在游太虚这种奇妙的事,是不是圣人在借游太虚主动向世人传递些什么。
&esp;&esp;敛雨客只说了四个字:“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