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55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

&esp;&esp;纷纷扰扰中,万众期待的科举终于即将到来。

&esp;&esp;本次科举是十三年来第一次,且还是恩科。

&esp;&esp;所以举办时间并不是二月份,而是放在了十一月份。

&esp;&esp;报名方式也是特事特办,只需在县里面参加一场考试,获得名额之后即可直接赴京参考。

&esp;&esp;明年的正式科,则放在了二月份,这是历朝历代举行京考的固定时间。

&esp;&esp;如此安排,对考生也有好处。

&esp;&esp;十一月份没考中,在京城住上几个月,再参加来年的就可以了,省去了来回奔波。

&esp;&esp;还有些离的比较远的,比如云南那边的考生,估计是来不及参加十一月份的恩科了。

&esp;&esp;只能参加明年二月份的正科。

&esp;&esp;再往后就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了,必须先考秀才,再考举人,然后才能来参加京考。

&esp;&esp;报名条件前所未有的宽松,导致大量读书人齐聚应天府。

&esp;&esp;秦淮河两岸就不提了,但凡能住人的地方全都被住满。

&esp;&esp;就连城内大大小小的客栈,也全部客满。

&esp;&esp;很多考生找不到客栈,就想办法住在百姓家里,算是早期的民宿了。

&esp;&esp;还有些考生借宿在寺庙道观。

&esp;&esp;这么多年轻人聚在一起,也带动了应天府的消费,各种商家都赚的盆满钵满。

&esp;&esp;秦淮河上的画舫,日夜不休。

&esp;&esp;朱元璋大怒,接连下旨申斥,才止住了这股风气。

&esp;&esp;但读书人嘛,懂的都懂,私下依然有不少人偷偷摸摸过去享受。

&esp;&esp;只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了而已。

&esp;&esp;朱雄英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读书人聚在一起,也非常感兴趣。

&esp;&esp;就和朱元璋说了一声,想要见识一番。

&esp;&esp;朱元璋自然不会阻拦,只是叮嘱他不要泄露了身份。

&esp;&esp;陈景恪作为伴读,肯定也要跟在身边的。

&esp;&esp;一行人乔装打扮离开皇宫。

&esp;&esp;先是在城内转了一圈,朱雄英觉得不过瘾,就去了秦淮河畔。

&esp;&esp;但给陈景恪十个胆子,都不敢让他去青楼画舫,于是转了一圈之后就去了本地最大的一座酒楼。

&esp;&esp;状元楼。

&esp;&esp;从大门口那个崭新的匾额就能看得出,这个名字大概率是新改的。

&esp;&esp;陈景恪也不得不佩服这家酒楼的老板,是个会做生意的。

&esp;&esp;状元楼也不愧是状元楼,非常的豪华,足足有三层。

&esp;&esp;每一层都满客。

&esp;&esp;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是最热闹的。

&esp;&esp;无数学子聚在一起,有的谈论诗词,有的谈论学问,还有人谈论国家大事。

&esp;&esp;朱雄英顿时就走不动路了,道:“咱们走了半天了,就在这里歇歇脚吃点东西吧。”

&esp;&esp;陈景恪也没有反对,但左右看了看一个座位都没有。

&esp;&esp;不过他也没着急,而是来到柜台前,直接拍了两张一贯的宝钞:

&esp;&esp;“在一楼给我们找张桌子,上几个拿手菜再来一壶好茶。”

&esp;&esp;现在一贯宝钞可以兑换六百多文铜钱,两张就是将近一千三百文。

&esp;&esp;算是一笔巨款了。

&esp;&esp;掌柜的嘴巴都快笑歪了:“好好好,两位公子且稍等。”

&esp;&esp;他亲自出马,也不知道和别人说了什么。

&esp;&esp;两桌人数较少的食客选择了拼桌,腾出了一张桌子。

&esp;&esp;陈景恪这才带着朱雄英坐下,一边闲聊,一边听这些读书人吹牛。

&esp;&esp;过了一会儿,朱雄英摇头道:“难怪皇……爷爷说读书人多好空谈,做事能力差,我总算明白为什么了。”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解释道:“其实也不怪他们,制度如此。”

&esp;&esp;“科举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非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