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29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或者说,传统这俩字,对朱元璋没有任何约束力。

&esp;&esp;他更在乎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esp;&esp;只要不威胁皇权,又利国利民,他肯定会支持的。

&esp;&esp;儒生的反对?

&esp;&esp;胡惟庸案杀了几万人,赵瑁案又杀了几万。

&esp;&esp;有勋贵,有官僚,有读书人,有大地主……就是没有几个普通人。

&esp;&esp;这么多权贵官僚被杀,大明国祚照样稳如泰山。

&esp;&esp;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某些事情很重要,只是我们将其想的太重要了。

&esp;&esp;实际上,它并没有那么重要。

&esp;&esp;这个道理,是陈景恪在推广剃发的过程中,想明白的。

&esp;&esp;也是他同意方孝孺的计划,抢在迁都前,全力在河南推广短发的原因。

&esp;&esp;接下来的几天,他表现的很平静,没有一点焦虑的样子。

&esp;&esp;每天在船头看看风景,和徐允恭探讨一下兵法,日子过得相当惬意。

&esp;&esp;而他的这种表现,在徐允恭看来,就是临大事而处惊不变,这是能成大事的性格。

&esp;&esp;心中对他更加的佩服。

&esp;&esp;回来是逆流而上,所以多走了两天才到达开封。

&esp;&esp;陈景恪没有下船,只是让人给方孝孺送了一封信。

&esp;&esp;告诉他一切顺利,按照计划行事。

&esp;&esp;而后继续前行,去往洛阳。

&esp;&esp;到达郑州地界的时候,能感觉到河面上往来的船只增多。

&esp;&esp;运载的基本都是各种物料。

&esp;&esp;不出意外,应该是送往洛阳的。

&esp;&esp;越是靠近洛阳,船只就越多。

&esp;&esp;等到达孟津,河面上排满了大小船只。

&esp;&esp;作为新都,自然不能随便什么船都能进,需要接受检查才行。

&esp;&esp;这道关卡就被放在了孟津。

&esp;&esp;这里是伊洛河和黄河的交界处,只需修建一道水闸,就能控制船只通行。

&esp;&esp;而且还不影响黄河自身的航运,可以说非常方便。

&esp;&esp;陈景恪乘坐的是官船,自然不用和商船一起排队。

&esp;&esp;找到负责水面秩序的官吏,亮明身份之后,直接就通过了闸口。

&esp;&esp;之后一路来到洛阳,见到了一片规模庞大的工地。

&esp;&esp;新都到了。

&esp;&esp;看着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工地,陈景恪心中非常的激动。

&esp;&esp;亲眼见证一座新城的修筑,且还亲自参与的选址和设计,这种成就感实在难以为外人道也。

&esp;&esp;也因此,他对这座洛阳城,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esp;&esp;徐允恭也同样非常的兴奋,说道:

&esp;&esp;“我之前去过凤阳皇城,那里的规模远不如洛阳城啊。”

&esp;&esp;陈景恪笑道:“凤阳皇城是按照三十万人的规模修建的,而且还未建成就停工了。”

&esp;&esp;“洛阳城可是按照百万人规模修建的,两者自然没有办法做比较。”

&esp;&esp;徐允恭赞叹道:“我之前只听说,新都是按照百万人规模修建的。”

&esp;&esp;“只是没想到,竟然如此宏伟。”

&esp;&esp;“虽然才只起了一圈墙基,我已经看到修成后的样子了。”

&esp;&esp;陈景恪说道:“修成后比你想象的还要宏伟无数倍。”

&esp;&esp;两人发表了一会儿感慨,就启程去拜见朱标。

&esp;&esp;在官吏的引领下,很快就见到了朱标本人。

&esp;&esp;他的皮肤比以前黑了许多,但身体壮硕了许多,目光炯炯有神。

&esp;&esp;显然在这里他过的很不错。

&esp;&esp;想想也是,修宫殿哪需要他这个太子亲自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