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esp;&esp;“就用这场天灾,来检验一下这十年的抚慰成果吧。”
&esp;&esp;朱雄英先被说动了,看向朱元璋说道:“皇爷爷……”
&esp;&esp;虽然没有说出自己的打算,但意思已经表达的淋漓尽致。
&esp;&esp;朱元璋没有理会两人,陷入了沉思。
&esp;&esp;第445章 摊牌
&esp;&esp;陈景恪自然知道朱元璋为何会犹豫,不是因为这事儿以前没人干过。
&esp;&esp;老朱从来都不是循规蹈矩之人,更不会拘泥于前人的经验。
&esp;&esp;不会因为前人没干过,他就不敢干。
&esp;&esp;他之所以犹豫,还是怕军队出问题。
&esp;&esp;派军队去抗洪赈灾,将士们会怎么想?
&esp;&esp;他们就能同意?
&esp;&esp;如果他们心怀怨愤,到时候是去救人还是去杀人就不好说了。
&esp;&esp;作为从乱世杀出来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兵乱的危害。
&esp;&esp;陈景恪也知道这么做的危险性,但凡有办法他也不会走这一步棋。
&esp;&esp;可目前这确实是唯一的解。
&esp;&esp;只能寄希望于十年的抚慰使制度成果。
&esp;&esp;而且他冒险还有个原因……
&esp;&esp;“陛下可还记得温寒变?马上就要进入温寒交替的时期,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
&esp;&esp;“东汉安帝时期的天灾,想必您很清楚,那就是温寒变交替所造成的。”
&esp;&esp;“大明也即将面临同样的情况,而且我们的地域比东汉还要广阔,人口比那时更多。”
&esp;&esp;“遭受的灾害也会更加严重。”
&esp;&esp;“到那时朝廷该怎么办?”
&esp;&esp;“任由天灾肆虐,等天灾退去再去赈济?”
&esp;&esp;汉安帝继承皇位的第一年,九月四个州暴雨绝收,十月六个州暴雨绝收。
&esp;&esp;第二年共有十八处地方遭遇地震,四十一处暴雨成灾,二十八处风灾、冰雹。
&esp;&esp;能被史书记录的,都是那种大面积的天灾,一些局部天灾还不算。
&esp;&esp;如果全算上,数字会更恐怖。
&esp;&esp;其后几乎每年都会有天灾。
&esp;&esp;最长的暴雨记录发生在山东地区,连绵下了半年多。
&esp;&esp;暴雨过后就是长达半年的大旱、蝗灾……
&esp;&esp;大灾之后就是大疫,各种疫病四起。
&esp;&esp;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是焦头烂额。
&esp;&esp;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东汉朝廷还能掌握国家政权,前几任皇帝也积累了大量财富。
&esp;&esp;朝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灾民进行赈济,大大降低了损失。
&esp;&esp;然而,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种接连不断的折腾啊。
&esp;&esp;没几年朝廷的家底就空了。
&esp;&esp;因为天灾,导致地方势力增强,为后续豪强世家的全面崛起埋下了伏笔。
&esp;&esp;历朝历代的饥荒,大多都是因为分配问题造成的。
&esp;&esp;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最好的写照。
&esp;&esp;独独东汉晚期的饥荒,是因为粮食总量不足造成的。
&esp;&esp;长达数十年的极端天气,再加上人祸,导致粮食大面积绝收。
&esp;&esp;地主家也没有多少余粮了。
&esp;&esp;以至于东汉末年以人肉为军粮的事情屡见不鲜。
&esp;&esp;曹操把徐州屠了,粮食全部收集起来,都不够军队所需。
&esp;&esp;最后也不得不以人肉为军粮。
&esp;&esp;因为就连军队,都搜刮不出多少军粮了,可见粮食短缺到何种地步。
&esp;&esp;这种大规模食用人肉的情况,中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esp;&esp;这些情况朱元璋自然是知道的。
&esp;&esp;一部分是陈景恪为了让他们重视温寒变,特意给他们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