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哎,你说当初我怎么就没学手艺呢,只能在这里种地。”
&esp;&esp;刘箩斗有些不乐意的道:“说是学木工,不还是免费帮他干活吗。”
&esp;&esp;刘大脑袋怒道:“你懂个屁,手艺是那么好学的?”
&esp;&esp;“学木工拉三年锯,那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是你给老师的学艺钱。”
&esp;&esp;“要不然非亲非故,人家凭什么把吃饭的手艺交给你?”
&esp;&esp;“你再叽叽歪歪,劳资特酿的打死你。”
&esp;&esp;于是刘箩斗就这样被送到同族七叔那里,开始了学徒生涯。
&esp;&esp;类似的事情,在大明大部分地方上演,只是演绎的方式不同罢了。
&esp;&esp;就在这纷纷扰扰中,一船船日本移民被运送到大明。
&esp;&esp;然后被分流到各省,各府县,最后被安置在各个村落。
&esp;&esp;新鲜面孔的到来,确实引起了当地百姓的好奇。
&esp;&esp;这种好奇,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esp;&esp;相对应的,日本移民在度过初期的彷徨之后,内心就升起了无尽的喜悦。
&esp;&esp;房子、种子、土地,这一切竟然都是真的。
&esp;&esp;在日本他们努力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东西,到了大明竟然直接就拿到了。
&esp;&esp;当他们拿到房契、地契、户籍的那一刻,在内心深处已然和日本彻底割裂。
&esp;&esp;我们是大明子民了。
&esp;&esp;第541章 继续无题
&esp;&esp;站在洛阳码头,贾思义并无多少感慨。
&esp;&esp;他本就不是多愁善感之人,没有那么多伤春悲秋。
&esp;&esp;况且,现在他也确实没心情感慨。
&esp;&esp;这一路走来,他满脑子思考的都是接下来的工作。
&esp;&esp;目前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
&esp;&esp;经过洛下学宫多年的研究,大同思想已经与传统思想成功衔接。
&esp;&esp;虽然之前陈景恪也打着传统思想再进化的旗帜,可事实上他的大同思想很多地方显得特别突兀。
&esp;&esp;与传统思想的衔接也较为生硬。
&esp;&esp;洛下学宫数百位学者一起努力,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esp;&esp;在这个过程中,各家思想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esp;&esp;朝廷觉得时机成熟,准备借这个机会,与旧势力旧传统做彻底的切割。
&esp;&esp;为大同思想的全面推行,扫除所有的障碍。
&esp;&esp;每每想到这一点,贾思义都不禁感到可笑:
&esp;&esp;恐怕洛下学宫那些的大学者们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亲手为朝廷打造了一把刀,用来和他们坚守的传统做切割。
&esp;&esp;侯爷的布局,永远都是那么高瞻远瞩啊。
&esp;&esp;只是这种切割是要流血的。
&esp;&esp;动用军队不大可能,侯爷一直竭力反对用军队解决内部矛盾。
&esp;&esp;那么,锦衣卫将会是主要操刀人。
&esp;&esp;他贾思义,就是最锋利的那把刀。
&esp;&esp;对此他有些无奈,蒋瓛前车之鉴不远,执行这个任务下场不会太好。
&esp;&esp;但他并未退缩,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加入锦衣卫那天他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esp;&esp;况且,侯爷不是卸磨杀驴的性子。
&esp;&esp;这件事情做成了,不敢说子孙万代,至少代人是有保障的。
&esp;&esp;蒋瓛的家人在燕国就生活的很好,长子继承了他轻车都尉的爵位,在王府任职。
&esp;&esp;还有一个儿子正在汉地接受培训,很快就会前往身毒地担任要员。
&esp;&esp;这些都是朝廷对他的回馈。
&esp;&esp;这个回馈,足以让大多数人眼红。
&esp;&esp;他贾思义自然也眼红这个待遇。
&esp;&esp;死怕什么?大丈夫求的不就是五鼎食五鼎烹,封妻荫子吗。
&esp;&esp;想到这里,贾思义眼神再次坚定起来,迈步向洛阳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