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

第233章(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感谢大秦太医们对病理的深度研究,否则扶苏哪里会知道这些医学知识。搞医疗确实很有用,未料到传染病学除了能用来防治疾病,还能用来伪造证据。

&esp;&esp;时间走到十月的时候,直隶内外的隐患已经被拔除了大半。

&esp;&esp;天下间唯余一些刘姓封国还没有处理,都是些小国,不足为惧。

&esp;&esp;他们之中有些人聪明地自请除国了,也免得朝廷再来攻打。剩下零星几个不甘心就这么投降的,还怀抱着侥幸心理,龟缩在一隅。

&esp;&esp;十月初一。

&esp;&esp;秦司徒举行了禅位仪式和登基大典,在群臣复杂的目光下走完了整个流程。

&esp;&esp;秦正当众宣布:

&esp;&esp;“朕欲改国号为秦。”

&esp;&esp;除却郭嘉等少数几人以外,剩余臣子俱是一愣。

&esp;&esp;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秦正是秦朝后嗣的倒不是很多,毕竟他们也想不到始皇帝血脉敢大喇喇沿用秦姓。

&esp;&esp;赵俨疑惑地和好友咬耳朵:

&esp;&esp;“主公这是因自己姓秦才起这个国号的,还是说他想攀附秦朝?”

&esp;&esp;好友推开他:

&esp;&esp;“别胡说,主公这么做定有深意。”

&esp;&esp;当即就有臣子站出来劝说秦正三思,秦这个国号它不吉利,它二世而亡了啊!

&esp;&esp;郭嘉倒抽一口凉气:

&esp;&esp;“这家伙不要命了?”

&esp;&esp;在始皇帝后人面前说秦不吉利。

&esp;&esp;吕布认同地点头:

&esp;&esp;“确实不要命。”

&esp;&esp;当着始皇帝的面骑脸输出,张口闭口二世而亡。

&esp;&esp;始皇早就料到这群臣子会说什么,懒得和他们争辩。他只是示意自家刚封的太子出列,帮他应付这群烦人的家伙。

&esp;&esp;扶苏的对策是拿出了族谱——最近刚赶制出来的——交由众人传阅。

&esp;&esp;扶苏面不改色:

&esp;&esp;“昔年公子扶苏与其子嗣早夭,弟高不忍兄长绝嗣,私下叮嘱子女日后择一幼子过继给长兄一脉。传至如今,我父亲正是始皇帝十五世孙。”

&esp;&esp;父子俩商量好编的故事是公子高赴死前私底下安排好了一切,比如给长兄过继子嗣之类的。

&esp;&esp;毕竟总不能写个族谱出来,最后扶苏被写到公子高名下了。始皇也不愿意这个位面的长子绝嗣,所以坚持要加上过继这一段。

&esp;&esp;在古人看来,过继的嗣子地位上不比亲生的差。既然已经过继出去了,当然只认承嗣的那一脉。

&esp;&esp;所以秦正父子就是板上钉钉的始皇帝嫡长血脉,由他们重建大秦,再合适不过。

&esp;&esp;——比起公子高后人的名头,公子扶苏后人显然更具有说服力。

&esp;&esp;群臣一下子哑火了。

&esp;&esp;没人觉得公子扶苏的后人会不沿用秦为国号的,把始皇帝和扶苏搬出来,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一切理由都不再重要,他们只能选择接受。

&esp;&esp;臣子们惊愕地传阅了族谱。

&esp;&esp;只见族谱上自始皇帝起,往下是扶苏、涛风、柏舟……

&esp;&esp;扶苏编这本族谱的时候也费了不少脑细胞,主要他一个起名废,编这个真的很难为他。

&esp;&esp;幸而本位面大秦记载缺乏,大家压根不知道公子扶苏子嗣叫什么。而再往后的,就压根没能出生了,名字更显陌生。

&esp;&esp;桥松这个名字已经被秦胥秦梓桑的儿子占据了,那扶苏就只能把桥松的表字涛风拎出来,填到扶苏长子那一列中。

&esp;&esp;当然,族谱里肯定不能一脉单传,那太假了,合格的族谱是要有分支的。所以涛风隔壁还有不少弟弟妹妹,这个可以直接照抄他们位面的大秦。

&esp;&esp;不过再往下就不能全部照抄了。

&esp;&esp;故事里说公子高后人是给涛风过继了一个孩子,所以其他人就没有子嗣留存了,只有涛风下头跟了一个柏舟。

&esp;&esp;柏舟实则是桥松的嫡子,并不居长,出生较晚。但他聪慧灵秀,是始皇帝首肯的大秦第四代接班人。

&esp;&esp;柏舟之下,倒是可以根据现实继续填上去了。扶苏联络了地府众人,问他们要到了后头几代的儿孙名单。

&esp;&esp;再往后,大秦还没走到那个时间点呢,毕竟小桥松至今还未驾崩,可见大秦那里也没过去太久。

&esp;&esp;好在问题不大。

&esp;&esp;这边的大秦没走到那个时间点,楼桑位面的大秦、秦帝政位面的大秦却是进度走得很快,可以在这两头挑点人名抄一抄。

&esp;&esp;总之,前头几代好编,有现成的参考,后头就得扶苏自己开动脑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