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大秦地府日常

第1049章(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就是说,情话说多了就不值钱了。

&esp;&esp;李世民:头秃jpg

&esp;&esp;最后李世民灵光一闪:

&esp;&esp;“朕自然是最喜欢朕自己了。”

&esp;&esp;群臣:???

&esp;&esp;李世民理直气壮地表示:

&esp;&esp;“朕也是将军,属于将相之一。”

&esp;&esp;群臣:…………

&esp;&esp;只有魏征慢悠悠地说:

&esp;&esp;“若是陛下上去答题填这个答案,只怕拿不到分。”

&esp;&esp;阅卷的老师才不管你的这些借口呢,问你将相的意思就是不要回答帝王。

&esp;&esp;李世民厚着脸皮当没听见。

&esp;&esp;争宠这么无聊的行为,大部分正经朝堂是不会进行的。比如刘邦一朝,没有一个人关心刘邦最欣赏谁。

&esp;&esp;刘邦还故意问呢:

&esp;&esp;“你们不想知道朕会答哪个?”

&esp;&esp;臣子们脸上都写着“不想”。

&esp;&esp;唯有萧何配合了一下:

&esp;&esp;“那请问陛下最欣赏哪位?”

&esp;&esp;刘邦:啧,没意思。

&esp;&esp;反倒是刘秀的臣子们都眼巴巴看着陛下,希望陛下选一个出来。

&esp;&esp;刘秀试图糊弄:

&esp;&esp;“卫霍!卫霍吧!”

&esp;&esp;群臣:这也太作弊了!

&esp;&esp;刘备这里就没人问他了,他疑惑地看向群臣,微笑着询问他们难道对这道题不好奇吗。

&esp;&esp;马超耿直地说:

&esp;&esp;“反正不是丞相,就是关将军或者张将军。”

&esp;&esp;又没他们的份,争什么?

&esp;&esp;要是张将军在此地,还会争执一二。但去年张将军被部下所杀,关将军前年也死于东吴之手,仅剩的丞相并不会争执这个。

&esp;&esp;刘备也想到死去的两位心腹爱将,伤感地叹了口气。

&esp;&esp;他与关张二人虽未像演绎中写的那般结义为了兄弟,却也感情甚笃。如今只剩他一人,幸而其他位面的二人还在世,可以看看天幕聊表慰藉。

&esp;&esp;只盼望其他位面的他们能够吸取教训,不要步上本界的后尘。

&esp;&esp;扶苏已经做到了最后一道题。

&esp;&esp;这道题问的对古人来说比较超纲:

&esp;&esp;【如果要了解更多的古代经济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资料?(3分)】

&esp;&esp;正确答案是:上网查询;去图书馆;去遗址实地考察等。

&esp;&esp;然而,古人不知道网络,古代也没有图书馆。去遗址考察就更扯了,毕竟古人也不发掘和保护遗址。

&esp;&esp;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都是“询问先贤”,或者“查阅藏书”。

&esp;&esp;第一次做大题的人,并不知道这类题目有一个原则——几分就是要回答几个途径。

&esp;&esp;这道题值3分,所以无论你回答的内容有多扯,你都得编出三个途径来。不然老师想给你送分,都送不了。

&esp;&esp;扶苏飞快写完卷子,检查完就交卷了。这次他要先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一个人复习语文。

&esp;&esp;有了上次的经验,而且这次语文很有可能加考别的题型。扶苏这次不拿书复习了,而是用试卷复习。

&esp;&esp;考虑到会有信号屏蔽,秦政提前通过聊天框给儿子发了一些试卷的照片。已经发送下载的照片,离线没网也能查看。

&esp;&esp;稳妥起见,秦政用红包群、帝王群和班级群三个群的群聊,都给儿子私发了一遍。

&esp;&esp;扶苏点开一看,班级群根本打不开。考试系统可能也担心考生利用群聊当打小抄的工具,就给他屏蔽了。

&esp;&esp;但红包群和帝王群还是能打开的,只是没有信号而已。

&esp;&esp;扶苏立刻t到,这是个作弊工具。

&esp;&esp;然而学霸崽崽根本用不着作弊,所以也只能拿来当复习资料的载体了。

&esp;&esp;扶苏躲在树丛后头,坐在草地上安安静静地看自己的,后续提前交卷出来的人根本找不到他在哪里。

&esp;&esp;不过大部分人也不会特意来找扶苏,唯一想找到扶苏盯着他的长公子则没有提前交卷。

&esp;&esp;不少性格沉稳踏实的学霸是不会提前交卷的,他们可以耐得下性子反复检查试卷。也有的人嫌弃出去没事干,干脆留在考场里睡觉。

&esp;&esp;王华无语地看着天幕上的儿子。

&esp;&esp;他没忍住问身边的妻子:

&esp;&esp;“咱家这个臭小子,真的是未来的圣人?不会是误传吧?后人对他的误解也太多了。”

&esp;&esp;郑氏掩嘴一笑:

&esp;&esp;“如他这般活泼岂不是更好?”

&esp;&esp;总比历史记载中,因为十三岁母亲去世幼年失恃,大受挫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