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关山

醉卧关山 第133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她的笔下,逐渐出现母亲的轮廓。长发辫,鹅蛋脸,浓密如小扇子的睫毛,挺直的鼻梁……

&esp;&esp;画着画着,她忽地停笔,咬着笔管思忖一阵,起身四处寻铜镜。

&esp;&esp;铜镜里显露出姣美的小娘子相貌。长发垂直如瀑,继承自母亲的鹅蛋脸,琼鼻,浓睫,白皙肤色……

&esp;&esp;她长得虽然不大像谢夫人,也不怎么像爹爹谢崇山,但兄长谢琅也不怎么像,之前她从未多想过。

&esp;&esp;仔细回想起来,谢琅的所谓“不像”,其实更多的是气质温文,清隽不类乃父。其实单论相貌来说,谢琅的眼睛像母亲谢夫人,轮廓像爹爹谢崇山。

&esp;&esp;而她的生身母亲,生得不似中原人相貌,高鼻浓睫白肤,轮廓深邃,美貌惊人。

&esp;&esp;谢明裳凝视着铜镜中的自己。

&esp;&esp;单看相貌,其实和母亲有五分相似。

&esp;&esp;女娲造人鬼斧神工,她亲生父亲必定是中原人,生下她来,看不出来自母亲的异族血统。

&esp;&esp;她的亲生父亲……

&esp;&esp;父亲的无头尸身,躺在血河边。

&esp;&esp;一声轻响,铜镜被按倒。她有点喘不过气,起身把几扇木窗推开,庭院里的细雨夹带凉意扑进室内。她站在窗边,深深呼吸几次。

&esp;&esp;早在出事之前,母亲和父亲就激烈地大吵一架,决然分开了。

&esp;&esp;父亲带着阿兄留在边关兵镇,母亲带着自己回返关外族中。

&esp;&esp;但住惯了热闹镇子的自己,不大习惯地广人稀的大漠,一年总要偷偷溜回去几次探望父兄。但每次见到的都是阿兄,父亲似乎总不在。

&esp;&esp;失去了头颅的父亲,只要她闭上眼,他便站在那里,仿佛无头刑天,沉默地质问。

&esp;&esp;第86章 补完

&esp;&esp;谢明裳停下笔,透过竹帘和屏风的缝隙,敞开的窗外,顾淮领一人走进书房,口称“殿下”,和萧挽风见礼。

&esp;&esp;那嗓音耳熟,等人走近前,赫然是她阿兄谢琅。

&esp;&esp;谢明裳的目光吃惊地顿住片刻,若有所思地咬起笔杆。

&esp;&esp;此刻的书房里除了萧挽风,只剩个陌生面孔的魁梧男子站在沙盘边,抱胸旁观,并不插嘴。

&esp;&esp;萧挽风扔下沙盘,走去长案后坐下,注视谢琅:

&esp;&esp;“你父亲至今未返程。朝廷下第二封退兵令,你听到了。”

&esp;&esp;最新的消息已传遍京城。军中粮草殆尽,大军却依然紧咬辽东王残兵不舍,朝廷又发下第二封措辞严厉的退兵令,急送前线。

&esp;&esp;谢琅道:“这次父亲追击平叛,未能斩获辽东王的人头,怕有后患。臣属白身庶人,无权上书朝廷。但殿下有意的话,臣属这里有一封名录,名录中几位言官,皆愿上书陈情。只要殿下愿意引领,振臂一呼,足以改变朝廷风向。”

&esp;&esp;萧挽风不置可否地接在手里。

&esp;&esp;但谢琅今日求见,并不只为了递交名单,而是为另一桩事而来。

&esp;&esp;第二封退兵令送出京城当天,他的岳丈刘学士便上书朝廷,将女儿刘氏的临终遗书呈上,替谢家求情,恳请去除谢氏女明裳的宫籍。

&esp;&esp;刘学士上书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esp;&esp;谢家之主谢崇山领兵在外,是否奉旨退兵,在主帅谢崇山一念间。

&esp;&esp;正是朝廷施恩的时候。

&esp;&esp;“岳父上书两日,臣属听闻,中书省已在草拟诏书了。”

&esp;&esp;萧挽风一颔首,“很好。”

&esp;&esp;谢琅不知小妹就在书房内间,回禀完正事,行礼道:“所以臣属今日求见,斗胆敢问殿下,除去宫籍之后,小妹可否放归谢家”。

&esp;&esp;萧挽风原本正对窗外,闻言转过视线,注视谢琅:“你母亲没有与你说?她并非你谢家人。”

&esp;&esp;谢琅垂目道:“只要小妹认下父亲母亲,她便是谢家人。”

&esp;&esp;“所以,你已知道了。”

&esp;&esp;“是。”谢琅并不否认:“小妹最近精神不济。留在王府,只会耽搁殿下的正事。等宫籍去除后,臣属打算领小妹回谢家,由母亲照顾调养一段日子,求殿下成全。”

&esp;&esp;竹帘忽然动了动,哗啦被人从里掀起,谢明裳走了出来,拉住吃惊站起的谢琅,把白纸黑字杵来他面前。

&esp;&esp;【我很好,无需看顾。阿兄放心。】

&esp;&esp;谢琅的视线转向萧挽风,欲言又止。

&esp;&esp;说实话,他不清楚河间王的想法。

&esp;&esp;妹妹头上顶的宫籍若能顺利去除,按理来说,她身为谢氏女,理应归家。但身为河间王唯一的枕边人,萧挽风是否愿意放她归谢家?

&esp;&esp;他虽然投效于河间王府麾下,但对这位新主上的脾性,还摸不清。

&esp;&esp;谢琅不答,萧挽风抬手接过字纸,放去旁边。

&esp;&esp;“放与不放,等宫籍除了再说。”

&esp;&esp;这句便是结论。谢琅行礼告退出去。

&esp;&esp;书房里只剩下一位面生的魁梧男子,抱胸靠在沙盘边,上上下下地打量面前的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