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令

太平令 第425节(1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dt css="rd">

&esp;&esp;慕容龙图笑着道:“你赶车的技术不错,从哪里学来的?”

&esp;&esp;李观一回答道:“还在薛家的时候,有个叫做赵大丙的老哥,看上去像是入境都没有,赶车的技术却很好,家里有个老婆,做的一手很好的盐焗花生。”

&esp;&esp;慕容龙图道:“真好。”

&esp;&esp;他来了兴致:“来,你让开些,我来赶车试试看。”

&esp;&esp;李观一让开了,青衫老者坐在那里,单手握着缰绳,右手握着马鞭,老者的手掌颇为修长有力,就握着那鞭子,李观一分明觉得太姥爷握着的是一把软剑。

&esp;&esp;于是前面的那一匹马身躯僵硬得要死,根本就不敢动弹。

&esp;&esp;公孙世家赠送的马儿直接开始顺拐了。

&esp;&esp;慕容龙图哑然无奈,一侧忽然传来了一阵笑声,道:“老太公,这马可不是这样赶的啊,你瞧瞧,你把缰绳握得太紧绷了点,然后这马鞭也不要像是狠劲儿甩出去。”

&esp;&esp;“得要巧劲儿,得要顺着这马的势头去走。”

&esp;&esp;“可不能用蛮力。”

&esp;&esp;李观一和慕容龙图转过身去,看到也是一辆马车,车夫是个中年人,穿了一身劲装,用一口中原口音的官话道:“得柔和,得顺着这马劲儿去用力。”

&esp;&esp;慕容龙图笑呵呵地道:“好啊,啊哈哈,我没有赶过马,所以也不大知道该怎么赶车。”

&esp;&esp;这个汉子倒是颇为热情,指点慕容龙图驱车。

&esp;&esp;最后慕容龙图能很顺地去驱赶马车了。

&esp;&esp;老人脸上露出一种得意的神色,那中年男子笑着道:“老太公,倒是学得好快啊,你们这是,祖孙两个一块儿去?要去哪里啊?”

&esp;&esp;慕容龙图道:“我们是江南人士,和我这孩儿一块儿去中州。”

&esp;&esp;中年男子肃然起敬道:“哦豁,去中州可还有一个月颠簸呢,老太公,身体健壮啊!”

&esp;&esp;慕容龙图大笑道:“没有几年啦。”

&esp;&esp;“倒是你呢,又要去哪里?”

&esp;&esp;这个汉子回答道:“我们,我们是一个商会的,赶着趟儿,要去中州呢。”这汉子指了指背后的车,车上面放了很多东西,蒙着厚厚一层的厚布,道:“我们从附近过来。”

&esp;&esp;“听说中州出了好大事,去了好多的武者啊。”

&esp;&esp;赶车的中年汉子都不由有了一种羡慕的感觉,道:

&esp;&esp;“那些武者,好多都是入了境的大人物!”

&esp;&esp;“入境啊,都有钱,也舍得花钱,听说现在中州那城里面,就是担着个扁担,在那边儿卖素面都是能够赚钱的,不单单能赚钱,还是能大赚特赚。”

&esp;&esp;“这不是,我们带着当地的一些酒水过去,想着咱们那州的武者大人,肯定还是想要在这里喝到家乡的味道,这一来一回,是能赚不少的。”

&esp;&esp;“够把我家孩子送到武馆里了。”

&esp;&esp;“至少是够一年的费用。”

&esp;&esp;他和慕容龙图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谈的都是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事情,李观一索性接过了马鞭,让慕容龙图坐在那里闲聊。

&esp;&esp;到了中午的时候,两辆车却还停在道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汉子很大方地邀请李观一和慕容龙图他们和商队一块儿去吃饭休息。

&esp;&esp;慕容龙图答应下来,瑶光也跟着,有七八辆大车都凑在一起了,围成了一个圈儿,算是挡风,从不同的车上下来了许多人,大多都普通的汉子,商会的头头也就穿着粗布衣裳。

&esp;&esp;听闻又拉来了一车人,大家也显得很欢迎。

&esp;&esp;慕容龙图一身青袍,李观一穿着道士袍,那汉子和李观一他们一块儿坐着,笑着招呼道:“这一路上,你们可带着了什么吃的东西?”

&esp;&esp;李观一和慕容龙图都有些尴尬的时候,银发少女起身。

&esp;&esp;从随身的小口袋里伸出手掏了掏。

&esp;&esp;然后拿出了两个硬邦邦的馒头。

&esp;&esp;给李观一和慕容龙图一个人发了一个。

&esp;&esp;然后把口袋系好了。

&esp;&esp;重新坐在了石头上面,麒麟化作了长尾猫儿团成一起,有些不喜欢啃馒头,他懊恼地喊叫着:

&esp;&esp;“我不要在外面溜达,我要去学宫!”

&esp;&esp;“让我去学宫!”

&esp;&esp;“我要吃好果子啊呜呜呜!”

&esp;&esp;“快点,给我好果子吃!”

&esp;&esp;银发少女伸出手揉着麒麟柔软的肚子,麒麟瘫软在那里,慕容龙图化名木图,李观一就成了木子一,佯装祖孙,和这些人聊得开心。

&esp;&esp;那汉子唤作石武,本来该是叫做石五的,是家里的第五口人,那时候家里老爹一咬牙,踹着两个窝窝头踹开了村子里那读书人大门,改了这个名。

&esp;&esp;石武笑着闲聊说着道:

&esp;&esp;“不过,这一次咱们去中州,该是能挣些钱的。”

&esp;&esp;“江南那边儿打了十来年,年年有兵过去,年年都有税,咱们还得抽出几个月去帮着给边军运粮食,有时候自家都歉收了。好不容易不打仗了,日子应该也可以安稳了吧?”

&esp;&esp;“打一次仗,咱们这些老百姓也不好过啊。”

&esp;&esp;“就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