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法师

清末的法师 第1123节(2 / 2)

天才一秒记住【18PO免费看书】地址:http://www.po1826.com

&esp;&esp;第二天早天未亮赵传薪就醒了,回胪滨府甚至能赶上教姚冰练平衡术。

&esp;&esp;早饭后,姚佳找到赵传薪悄悄说:“咱们在鹿岗镇定制的衣服到了。”

&esp;&esp;赵传薪惊讶道:“这么快?那可是几百件棉大衣。”

&esp;&esp;“呵呵,你当初提议说,做衣服可按照尺寸裁减定量衣袖、胸背、裤腿等,我那妹子脑袋瓜好使,这样做不但节省布料,制衣速度也提升不少。况且,咱们鹿岗镇的制衣厂,现在用的都是缝纫机。”

&esp;&esp;粗糙的流水线制衣工厂。

&esp;&esp;同治年间,缝纫机就已经卖到了国内。

&esp;&esp;到了光绪年间,缝纫机依旧是个新鲜玩意儿。

&esp;&esp;不为别的,只因为贵。

&esp;&esp;一台缝纫机要50-70两银子,普通人家谁用得起?

&esp;&esp;但鹿岗镇的发展理念不同,质量、速度两把抓。

&esp;&esp;赵忠义不缺钱,舍得给自家产业注资,设备统统要最先进最好的。

&esp;&esp;到了二十一世纪,那会儿国人的两把刷子变成了——速度+模仿。

&esp;&esp;你做得出来我就做得出来,模仿速度极快。

&esp;&esp;问题出在都想挣快钱,忽略了质量。

&esp;&esp;世界上最聪明的脑瓜子,加上最勤快的身体,和最灵巧的手,做出了各种豆腐渣、低劣的产品……

&esp;&esp;挣快钱的理念,让大漂亮自诩最牛逼的搞金融的来了都亏得血本无归,望洋兴叹说:那是个财富池子,多数人为了捞一把而撒钱,撒的钱却都被少数人迅速提走,没人想要真的发展……

&esp;&esp;赵传薪没去满-洲里,这件事由张寿增负责,他带人将衣服载了回来。

&esp;&esp;胪滨府只有一营数量的马队,人数不足新军的一标。

&esp;&esp;经常轮换在胪滨府左右的目前只有几十人,现在带队的是索-伦右翼总管布隆阿。

&esp;&esp;赵传薪让杨桑阿将布隆阿等人叫过来试衣服。

&esp;&esp;当布隆阿等人到了看见衣服后,眼睛都直了。

&esp;&esp;衣服只有三个型号:大中小。

&esp;&esp;中号是最多的。

&esp;&esp;“列队,先试棉大衣。”

&esp;&esp;众人还是不太娴熟的列队,布隆阿在最前面跃跃欲试。

&esp;&esp;土黄色棉大衣,羊毛翻领。

&esp;&esp;这东西宽松比紧凑好看,更大气,所以通体做的比较宽大。

&esp;&esp;布隆阿将棉大衣套在身上,两手抄进袖筒,转了个圈:“好好好,好滴很,能挡住寒风,暖和的很!”

&esp;&esp;后面人一听,立即骚动起来。

&esp;&esp;赵传薪说:“还有裤子,领了觉得合适就赶紧滚蛋让开,后面人一个个来,这就是咱们胪滨府军队的冬季军服。”

&esp;&esp;挺高兴的布隆阿梗着脖子问了一句:“知府大人,这要我们花银子吗?”

&esp;&esp;这可不是开玩笑,以前打仗,自带干粮、行礼、衣服、马匹都是正常操作。

&esp;&esp;“不要,府衙给咱们军队免费发放的,怕冻着伱们,快滚犊子吧。”

&esp;&esp;布隆阿一听,拎着一条肥大的裤子也不试,美个滋儿的跑到了最后面,边跑还边说:“不要钱,知府大人白给的……”

&esp;&esp;穿着棉大衣膨胀的像个狗熊,跑的一摇三摆。

&esp;&esp;人群再次骚动。

&esp;&esp;有干活的工人听说胪滨府发棉服,过来瞧热闹。

&esp;&esp;这一看不要紧,棉大衣非常厚实,长过膝盖,带西式衣领,带羊毛翻领,扣子不是盘结纽扣,而是很大个儿的铜扣子,两排八个,上面像钱币一样轧了图案,写着:胪滨府。

&esp;&esp;另外一个特点是:袖子上缝了一块后世的灰色帆布料,是一把灰斧形状。

&esp;&esp;棉大衣鼓鼓囊囊,嚯,这得填充多少棉花?

&esp;&esp;顿时有人羡慕的问布隆阿:“这位官爷,恁们收不收汉人当兵?俺身子骨强健,跑二里地都不带喘的……”

&esp;&esp;布隆阿一愣,本能想骂两句。

&esp;&esp;因为这一亩三分地,吃俸饷的都是旗人。

&esp;&esp;但这个脑袋很直的汉子,这次却将喝骂咽了回去,不确定道:“你会骑马么?”

&esp;&esp;“这,俺不会……”

&esp;&esp;“听说知府大人今后还要招陆军,或许到时候你可以试试。”

&esp;&esp;“能有恁们这样的袄子吗?”

&esp;&esp;“那……便不知了。”

&esp;&esp;那人眼珠子转了转,没说话。